作品文章

2020/03/15
粗與細
作者:呂宜襄
振聲國中9年級
  粗,是能笑得前俯後仰的豪爽;是大手一揮、衣袖一帶,往事從此如煙的不拘小節。細,是彎起似有若無的嘴角,歡悅也是纖細敏感的些微波伏;是從自一沙中挖掘出一世界、一剎那裡望見永恆的認真,讓每個細節都有無與倫比的意義。粗與細,恍若是二分的形容詞,將所有事物就此分離,漸行漸遠。
  粗,是一種輕鬆的生活態度,不僅是自己因為不管不顧而沒負擔的輕鬆,也能使旁人在接近你時從容自在,因為所有錯誤彷彿都能被原諒,些微的不完美也能被忽略。所以,「粗」人旁邊好似總圍繞著厚實、尖細、狂放、秀氣……各異的笑聲,林林總總,但裡頭好似都鋪滿細碎燦亮的陽光,讓人心生嚮往,因此「粗」人總是不缺陪伴。但若將「粗」視為生活唯一方式,當別人展現脆弱的悲傷時,「粗」人卻只能含糊帶過,不能切身同理,因為黑暗的小徑太窄,「粗」絕對無法勉強自己走進去。可能隨後「粗」人只能灑下無止盡的陽光,但通常,只有一同伴你走過最黑暗時刻的朋友,才能稱之為摯友,而非只能共享歡樂的泛泛之交。
  細,是一種認真生活的性格,品味生活每一微小的點滴。細,其實也是創作人的性格,「創作源於生活」,唯有萃取出生活中細微豐富的經驗,鍊出獨有的人生體悟、況味,才能調和出最觸動人心的色彩,才能醞釀出一眼難忘的句子。張愛玲被譽為「二十世紀中國重要的女作家」,便是因為她富有充沛的情感,揣摩出人性幽微之處,再運用冷銳精闢的句子表達不知使多少人停頓或忮愣半晌,烙印在心底深處難以言明的刺痛。但張愛玲卻也深受天性的纖細敏感所苦,放大自身的不完美和與母親微瑕的親子關係,細細剝出看似多情裡的無情,將之解剖得太深、太清楚,但她卻無法自我療傷,任親手剖開的傷口汨汨流著怵目的鮮血,卻沒有相應的針線加以縫合。
  如果任憑粗或細定義了一生,那我們終其也只能在原地踏步,咀嚼同一片熟爛於心的景色。或許應該嘗試接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視界,眼前的風景才能有所變化,產生新的認知。就如與人笑,就放聲大笑吧,陽光就得大片灑下;但哭就得細細的摸清紋路,才能使他能再次展顏,結下一生不滅的霸絆。生活,固然得細細品味,才能擴展生命的寬度和鑽出深度,才能內含豐富的底蘊;但生命難免有些犄角,放寬點吧,別對自己太嚴苛,才能使犄角被柔和的包容,成就生命最美的圓融。若能設法改變,使粗與細交替,相信便能看見更不一樣的壯闊,拾取不同的感動。
  粗與細看似永不交集,但若能兼之採納,就如雍容大氣的大塊色料與精緻美麗的花紋,相信必能裁剪、織出最獨特、最引人注目的衣裳。

 
老師的話
宜襄以「粗與細」為主題,定義為待人處世「粗略」與「認真」態度的不同,分別論述優點與缺點,再提出在何種時機採取何種態度,且文字經過琢磨揀擇而不顯得過份刻意,更能確切細緻地表達本意,很多句子都寫得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