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文章

2021/12/02
一份三絲卷的故事
作者:蕭翊廷
大園高中 三年級
  奶奶是土生土長的北港人,她的一生裡,離開北港最長的時間便是在我小學時,她上來桃園照顧我。由於從小就在北港,因此奶奶的拿手菜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美食──「三絲捲」。
 
  奶奶來桃園的那段時間,常常說吃不慣北部的口味,畢竟中南部的食物和北部相較起來偏甜,因此在家裡自己做菜成了奶奶在桃園是其中的一個樂趣。我很喜歡吃奶奶做的菜,但唯獨無法接受三絲捲。奶奶的三絲捲裡除了一般常見的紅蘿蔔、肉末外,還放了豆子、涼薯,我總覺得把這一連串的食材全塞進豬網油中再拿去炸,太油膩,而且還有一種特殊但令我無法忍受的氣味。尤其是因為他們的口味偏甜,因此讓我對三絲捲十分分排斥。然而,為了不讓奶奶失望。舉凡奶奶做了三絲捲,我依然會夾來吃,畢竟奶奶也是因為愛我們,即使這道料理再麻煩,也從不嫌累。
 
  隨著時間不斷流逝,奶奶越來越年邁,體力和身體素質也漸漸下降,前幾年開始我們開始和她說不要再自己做三絲捲了,備料和製作的過程太過繁瑣,廚房溫度又高、況且在炸三絲捲時的油煙也對身體健康有影響,然而當時她看似豪爽的答應了,事實上,在老家時還是會偷偷做。一年前的七月,奶奶去世了。在老家的冰箱裡,我們看見一袋三絲捲躺在冷凍庫,看見裡面的配料,明顯是出自奶奶之手,拿出來加熱過後,嚐起來的確仍是以往的口味。但這次,我吃的格外的多且格外的珍惜,因為這是我的人生中最後一次品嚐奶奶的手藝。
 
  這一年來,每當要拜拜的時候,我仍然會用三絲卷,它是從北部市場買的,沒有多餘的配料,口味也不甜,老實說這就是我當年心中理想的三絲捲該有的味道,奈何當我初次嚐到他們後,卻不如想像中那樣美味。那一刻我才明白,也許早在我的心裡那種甜且複雜的味道已成為無可替代的存在,因為那個口味不單是餡料,也包含了奶奶對家鄉的想念以及對我們一家人的疼愛,一份三絲捲對我而言,早已不是一盤家常菜,更是我對奶奶最深刻的記憶。
 

 
老師的話
本文情意表現十分流暢,對記憶和口感、情感都描述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