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作品文章
- 國中部作品
作品文章
2025/02/21
我的文字創造力AI無法取代
在網路普及、資訊流通一日千里的世代,科技的種種發明,為人類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性。不僅充斥著人們的生活,更影響著人們的一舉一動。在這繁華的世代中,人工智慧誕生了。提高了生產效率、滿足人們日常所需,輔助機具取代了人力。使如何能避免踏上被AI取代的洪流中、避免被世界所遺棄,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。
人類和機器的不同之處即在於自身豐沛的情緒表達,能展現人的四端「惻隱、辭讓、是非、羞惡」之心,同時能將情感訴諸紙筆,給讀者帶來感動,激勵人心。因文字或者藝術而產生的共鳴,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。人們會因讀到蘇軾的「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」而淚潸潸,會因品味到白居易的「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語」而彷彿身臨其境,隨著琵琶女坎坷的一生而淚流不止,文字創作所產生的力量,往往是無可取代且不可限量的,能夠運筆成文,寫出感動,激勵人心的作品,影響著世界上的人們。使讀者感動或就此走出人生的迷途,一改過去的消沉,願意積極奮進,勇敢向前。
我曾經有個外國的筆友,皆以明信片的方式通信,某天,感受到了她的低落情緒,所以決定書寫一篇旅美遊記贈送給她,最初是個很隨興的突發奇想,直到看到她的回信才知曉自己不知不覺中,已將正能量傳遞給了收信之人,使她不再迷茫。到此才知,文字創作,是機器或人工智慧永遠難以取代的。
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。一語、一言所能給人的感動,產生的共鳴,激勵人心的力量,是人工智慧所不及的,我認為,藝術和文章的震撼人心,是永垂不朽,永不凋零的。創作的深度和強度,也是無可取代的。在資訊網路的世代,我的文字創造是A I無法取代的。
老師的話
很仔細的說明了AI現況,以及AI的盲點後,進一步提出AI無法取代的「文字創造力」,並引用古典詩詞與自身經歷為例,佐證文字創造力所帶來的驚人力量。內容切合題旨!說理和舉例更是恰到好處,唯下題目的精準度要再深思!